冠心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3大类,其中介入性治疗方法由于其微创伤性和高效性,成为治疗心血管狭窄性冠心病的主流方法。但是,支架植入血管后,可能造成血管壁损伤和血流动力学环境的改变,将引发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产生支架植入术后的血管再狭窄问题。众多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探索了冠脉支架展开过程的生物力学建模方法,开展了支架体外扩张、体内扩张性能及介入后血流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而为支架植入术后的血管损伤与再狭窄机理研究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
Lim根据狗骨头率和轴向短缩率等支架体外扩张性能参数,提出控制支撑体与联接体在支架两端的几何与形状特征将有助于减少血管的再狭窄率。申祥等研究了冠脉支架筋宽、筋厚、支撑体波形环曲率半径和幅值等设计参数对支架径向回弹性能的影响规律。Petrini等,李宁等针对具有非对称结构的冠脉支架,探讨了与弯曲方向有关的支架柔顺性研究的模型与方法。Gervaso等、Martin等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球囊构形建模方法对Bx-velocity支架植入所引起的血管壁面计算应力的影响。Lally等建立了NIR和S7两种类型支架在理想狭窄血管的体内扩张模型,构建了血管高应力区域的体积分数与血管再狭窄率的关系。Gu等建立了Palmaz-Schatz和S670支架的体内扩张有限元模型,讨论了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增加的力学原因,指出了血管最大应力与再狭窄率的生物力学关系。Imani等分析了Palmaz-Schatz和Multi-Liunk两种医用支架的径向回弹、狗骨头率和血管壁面应力等力学性能,通过对比两种支架植入后引起的血管壁面应力分布,探讨了支架设计对血管再狭窄的影响规律。M.Early、Balossino等通过分析支架设计对冠脉血管壁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支架结构对支架植入后血管的局部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程洁等研制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多功能血管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对自主研发的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介入过程中的柔顺性、径向支撑力以及支架植入后脉动流环境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等多项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顾兴中等采用基于算子分裂的压力隐式算法进行了脉动流环境下的壁面剪应力分析,通过电化学法测试了血管内植入支架前后的壁面剪应力,确定了低壁面剪应力区域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支架厚度与筋宽的相关性。
综上,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医用血管支架的扩张性、柔顺性、血流动力学特性等生物力学性能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理论建模方面忽略了血管曲率和支架初始压握变形对冠脉血管壁面应力的影响,导致了支架介入系统的计算模型与物理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建模误差。因此,系统建立弯曲冠脉-支架介入系统的生物力学模型,探索支架内再狭窄的生物力学因素,深入研究支架结构对血管的损伤机理及其影响规律,对于改进支架介入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和降低支架介入术后的再狭窄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专业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元分析│CAE分析│结构优化│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杭州那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那泰科技有限公司www.nataid.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